06.15 - 07.15
共生的無垠
Fractal symbiosis
劉呈祥 個展
Liu Cheng-hsiang solo exhibition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WILLIAM BLAKE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 霎那成永恆。
- 英國詩人 威廉·布萊克
找尋純粹原創作品的意念回到了⼀點、⼀線,如同⽣命的初始,都是乘載記憶的細胞出發,進⽽成長成完整的個體,若創作⼀件作品也回到⼀線,將其賦予⽣命的DNA,使其⾃我⽣長。在思緒的意念中,有各種不同的邏輯,變成⼀座無垠的宇宙。
回應傳統創作中的Top-down ⽅式,從預設的完成形象設定出發,使⽽開始創作,思緒 宇宙這組作品則是逆向⽽⾏,從botton-up 的⽅向出發,著重每個點、每個線之間的邏輯與關係,透過累加,堆積成最後的形象,這個⽅式便是回應⾃然的⽣成邏輯,如同⼈類身體,DNA 所乘載的基因序列,定義了系統構成的邏輯,然後透過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我複製,變成我們已知的軀體。
同樣的理論在著名的碎形理論中被提出,這個理論中最著名的舉例便是看似蕤積⽽成的海岸線透過不斷細分再細分之後,便會分⾏出基礎的碎形,這便是⼈類理解環境之⽅法,同樣的邏輯變運⽤在⼈造的⾃然環境之中,數學家創造曲⾯”mesh”就是電腦重構造出環境的⽅式,這⼤量的運⽤在3D 建模、⼯程、甚至藝術當中,化簡⽽⾔之,複雜的⾃然之⾏其實都有著根本的邏輯與思考。
另外⼀個舉是L-system,這是從樹的⽣長邏輯中由數學專家推導出,這個系統是回應到樹幹系統如何分枝、如何增⽣、複製的邏輯,透過其推導加上⼀些亂數的構成,便能構成各式各樣的樹種。由此可以得知,其實數學乃是理性科學,是⼈類理解環境、學習⾃然的途徑,透過這⼀基礎,連結同為數學邏輯所構成的程式語⾔,便能運⽤⾃然的邏輯造物的可能。
2017 年,Google 公司終⽌了旗下的⼈⼯智能開發,根據報導是機器與機器間產⽣出新的溝通語⾔,這意味著⼈類⽬前擁有的語⾔系統未必是最有效的溝通,也同時揭開了潛藏於其中的危機,被造物能夠造物的時候,是否會顛覆其造物主的位置呢? 同樣的討論在知名的電影異形前傳“普羅⽶修斯”中也被提及,造物主與被造物之間的關係並非絕對,⽽僅僅是⼀種觀點之不同。許多電影同時也有談到⼈造之物與⾃然( 也就是⼈的⾃身推測) 之間的關係,討論機械與⼈的”駭客任務“、“AI”等電影。
2019 年以後,最新的GPU 能夠實時的光線追蹤、實時的環境渲染,這意味著未來的電腦將會睜開雙眼,能夠閱讀世界,在這⼀背景之下,如何開始與⼈⼯的智能協作造出新的藝術可能,便是諸多當代藝術家正在努⼒突破的,從1975 年開始,隨著電腦的普及開始漸漸地有藝術家開始嘗試著運⽤程式代碼代替畫筆,開始了數位畫作的可能性,眼下的時代,便是能夠開啟新型態作品的機會。
劉 呈祥 Liu Cheng-Hsiang
倫敦大學學院 巴特萊特建築學院, 英國 建築碩士 學業一等獎畢業
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 台灣 建築學士
近期重要經歷
個展
2023 《PIXELVERSE 像素宇宙:LG X 劉呈祥》, ⼤未來林舍畫廊, 台北, 台灣
2023 《Blink of Iceland》劉呈祥藝術駐留展,⾙爾藝術中⼼, 赫夫蘇⼠, 冰島
2022 《築思構界 — 劉呈祥》, ⾼雄市立美術館, ⾼雄, 台灣
2022 《une ville, un cosmos》駐留展, 法國le lieu unique 國立當代藝術中⼼, 南特, 法國
2021 《Cosmos of Thoughts : The Future Drawings》劉呈祥藝術巡迴展, Part2, 置富都會, 香港
2021 《Cosmos of Thoughts : The Future Drawings》劉呈祥藝術巡迴展, Part1, V54, 香港
2020 《思緒 宇宙|觀星者》⾼雄獎2020, ⾼雄市立美術館, ⾼雄, 台灣
2019 《瞬息間的烏托邦》, 序藝術, ⾼雄, 台灣
2019 《觀星者》⽂化部MIT台灣新⼈推薦特區, ⽔⾊藝術⼯坊, 台北藝術博覽會 2019, 台北, 台灣
2019 《共⽣的無垠》, ⽔⾊當代藝術館, 台南, 台灣
2019 《The Cosmos》,台南藝術博覽會 2019, ⽔⾊藝術⼯坊, 台南, 台灣
2019 《The Cosmos》, “不可⾒的維度” 台南新藝獎, ⽔⾊藝術⼯坊, 台南, 台灣
2018 《蛻變》⾼雄漾藝術博覽會, 駁⼆藝術特區, ⾼雄, 台灣
2018 《築 視界》攝影個展, CDI影像場域, BELLAVITA, 台北, 台灣
2017 《視⾓與海洋》2017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 華⼭1914⽂化創意產業園區, 台北, 台灣
2016 《雙眸》2016第六屆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9館, 台北, 台灣
2012 《覓境 巴黎》攝影展, 中國信託⺠權分⾏, 台北, 台灣
駐村
2024 The Arctic Circle, 北極研究計畫, 挪威與北極 (2024.4)
2024 波莉亞斯科基⾦會, 熱諾亞, 義⼤利 (2024.3)
2023 ⾙爾藝術中⼼, 赫夫蘇⼠, 冰島
2022 法國Le lieu unique國立當代藝術中⼼,《2021台北藝術進駐》 南特, 法國
2022 南特⾼等研究院 研究者交流計畫, 南特, 法國
2021 V54, 香港保良局藝術進駐計劃, 香港
策展
2021 《屋頂、棒球、溜滑梯》陳奕維 攝影個展, 國立成功⼤學藝術中⼼, 成⼤藝坊, 台南, ⾼雄
2020 《戰火的⼗公⾥外》陳奕維 攝影個展, 三餘書店, ⾼雄, 台灣
2020 《佇立的時光》序藝術邀請系列展 黃敏哲、陳肇彤、鍾嘉駿、張書毓, ⾼雄, 台灣
2019 《藏域》 陳奕維 攝影個展, ⽥園城市風格書店/想想⼈⽂空間/三餘書店, 台北/台中/⾼雄, 台灣